close

 


 


視網膜剝離(retinal detachment, RD),可分為裂孔性(原發性)、牽拉性及滲出性(又稱繼發性)三類。滲出性視網膜剝離見於原田病、葡萄膜炎、後鞏膜炎、惡性高血壓、Coats病、特發性葡萄膜滲漏綜合症、視網膜血管瘤、脈絡膜腫瘤等。牽拉性視網膜剝離(traction retinal detachment,TRD)指因增生性膜牽拉引起的視網膜剝離,見於視網膜靜脈阻塞、Eales病等視網膜缺血引起的新生血管膜的牽拉,或眼球穿通傷引起的眼內纖維組織增生的牽拉。牽拉性視網膜剝離可以繼發視網膜裂孔形成。



裂孔性視網膜剝離(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, RRD),發生在視網膜裂孔形成的基礎上。液化的玻璃體經裂孔進入視網膜感覺層與RPE之間,形成視網膜剝離。多見於老年人、高度近視和眼外傷後。無晶狀體眼和IOL眼、一眼有視網膜剝離或有家族史,也是高危險因素。



視網膜裂孔是視網膜感覺層的一片全層缺損。一些裂孔主要由內層視網膜萎縮形成(稱萎縮孔),多為小圓孔,可以不引起視網膜剝離;而另一些裂孔由玻璃體液化、後脫離及在附著部位對視網膜向前的牽拉形成,呈馬蹄形孔或形成一個視網膜瓣(flap),或完全撕脫形成蓋膜(operculum)。大於90°圓周的裂孔,稱為巨大裂孔(gaint tear)。發生在鋸齒緣的裂孔稱鋸齒緣離斷(dialyses),常與外傷有關。一些玻璃體視網膜異常易發生視網膜剝離,其中主要的有格子狀變性(lattice degeneration),變性區視網膜內層萎縮,邊緣的玻璃體濃縮粘連,小血管呈白線狀。約80%以上裂孔發生在周邊部。



【臨床表現】初發時有飛蚊症或眼前飄浮物,某一方位有閃光感。眼前陰影遮擋(視野缺損),與視網膜剝離區相對應。累及黃斑時視力明顯減退。眼壓多偏低。
 


少數裂孔性視網膜剝離經多次檢查找不到裂孔,尤其在無晶狀體眼、IOL眼或慢性的下方視網膜剝離的眼。視網膜劈裂也可發生視網膜剝離,但多為雙眼,劈裂的淺層視網膜有多數大小不等的層間裂孔,常沿視網膜血管分佈,外層視網膜也發生裂孔時,伴發裂孔性視網膜剝離。先天性葡萄膜缺損也易在缺損區邊緣形成裂孔;Marfan綜合症常伴高度近視和晶狀體半脫位,也易發生裂孔性視網膜剝離。


治療原則是手術封閉裂孔。可採用鐳射光凝、透鞏膜光凝、電凝或冷凝,使裂孔周圍產生炎症反應以閉合裂孔;再根據視網膜剝離的情況,選擇鞏膜外墊壓術、鞏膜環紮術,複雜病例選擇玻璃體手術、氣體或矽油玻璃體腔內充填等手術,使視網膜復位。

大約90%的單純性裂孔性視網膜剝離可手術成功,鋸齒緣離斷、小裂孔、有分界線的視網膜剝離較易復位,巨大裂孔等成功率低。視力的恢復取決於黃斑脫離與否及脫離時間的長短。黃斑未脫離或脫離時間短暫者,其視力預後良好;否則即使視網膜完全復位,黃斑功能也多不能恢復。因此,應及早手術治療。一眼視網膜剝離,應常規散瞳檢查對側眼,以便防治,如有格子狀變性,可做預防性光凝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元新眼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