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淚道阻塞或狹窄


 


【病因】


     1.眼瞼及淚小點位置異常,淚小點不能接觸淚湖。
     2
.淚小點異常,包括淚小點狹窄、閉塞或缺如,淚液不能進入淚道。
     3
.淚小管至鼻淚管的阻塞或狹窄,包括先天性閉鎖、炎症、腫瘤、外傷、異物、藥物毒性等各種因素引起的淚道結構或功能不全,致淚液不能排出。
     4
.其他原因,如鼻阻塞等。



【臨床表現】 主要症狀為溢淚。溢淚可造成不適感,並帶來美容上的缺陷。長期淚液浸漬,可引起慢性刺激性結膜炎、下瞼和面頰部濕疹性皮炎。患者不斷揩拭眼淚,可致下瞼外翻,加重淚溢症狀。



     1
.嬰兒溢淚:鼻淚管下端發育不完全,沒有完成管道化,或留有膜狀物阻塞是嬰兒淚溢的主要原因,可單眼或雙眼發病,淚囊若有繼發感染,可出現粘液膿性分泌物,形成新生兒淚囊炎(neonatal dacryocystitis)



     2
.成人溢淚:相當多的成人溢淚並無明顯的淚道阻塞,淚道沖洗通暢。溢淚為功能性滯留,主要原因是眼輪匝肌鬆弛,淚液泵作用減弱或消失,淚液排出障礙,出現溢淚。在颳風或寒冷氣候症狀加重。



【治療】



     1
.嬰兒淚道阻塞或狹窄:大多數患兒可自行痊癒或經過壓迫治癒。若保守治療無效,半歲以後可考慮淚道探通術。



     2
.功能性溢淚:可試用硫酸鋅及腎上腺素溶液點眼以收縮淚囊粘膜。



     3
.淚小點狹窄、閉塞或缺如 可用淚小點擴張器擴張或探通。



     4
.瞼外翻淚小點位置異常:可於淚小點下方切除一水準橢圓形結膜及結膜下結締組織,以矯正瞼外翻,使淚小點復位。如有眼瞼鬆弛,可同時作眼瞼水準縮短術。此外也可試行電烙術,電灼淚小點下方結膜,借助瘢痕收縮使淚小點復位。



     5
.淚小管阻塞:可試用淚道矽管留置治療。近年開展了鐳射治療淚小管阻塞,通過探針引導導光纖維至阻塞部位,利用脈衝YAG鐳射的氣化效應打通阻塞物,術後配合插管或置線,可提高療效。此外也可採用淚液旁流術,用人工製造的小管或自身靜脈連接淚湖與淚囊,將淚液直接從淚湖引流到淚囊或鼻腔。



     6
.鼻淚管狹窄 可行淚囊鼻腔吻合術。


 
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慢性淚囊炎


 


慢性淚囊炎(chronic dacryocystitis)是一種較常見的眼病,因鼻淚管狹窄或阻塞,致使淚液滯留於淚囊之內,伴發細菌感染引起。常見致病菌為肺炎雙球菌、鏈球菌、葡萄球菌等。因女性鼻淚管較細長,本病多見於中老年女性。慢性淚囊炎的發病與沙眼、淚道外傷、鼻炎、鼻中隔偏曲、下鼻甲肥大等有關。


 


【臨床表現】主要症狀為溢淚。慢性淚囊炎是眼部一個感染病灶,結膜囊長期處於帶菌狀態。如果發生眼外傷或施行內眼手術,極易引起化膿性感染,導致細菌性角膜潰瘍或化膿性眼內炎。因此,應高度重視慢性淚囊炎對眼球構成的潛在威脅,尤其在內眼手術前,必須預先治療。
    


【治療】  


  


1.藥物治療:可用抗生素眼液點眼,每日46次。滴眼前要先擠出分泌物,也可在淚道沖洗後注入抗生素藥液。藥物治療僅能暫時減輕症狀。


 


2.手術治療:常用術式是淚囊鼻腔吻合術,術中將淚囊通過一個骨孔與鼻腔粘膜相吻合,使淚液從吻合口直接流入中鼻道。近年開展的鼻內鏡下鼻腔淚囊造口術,同樣可達到消除淚溢,根治慢性淚囊炎的目的。無法行吻合術或造口術時,如在高齡患者,可考慮淚囊摘除術,以去除病灶,但術後淚溢症狀仍存在。


 


 
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急性淚囊炎


 


 急性淚囊炎(acute dacryocystitis)大多在慢性淚囊炎的基礎上發生,與侵入細菌毒力強大或肌體抵抗力降低有關,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鏈球菌。新生兒淚囊炎則以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多見。
    


【臨床表現】 患眼充血、流淚,有膿性分泌物,淚囊區局部皮膚紅腫、堅硬,疼痛、壓痛明顯,炎症可擴展到眼瞼、鼻根和面額部,甚至可引起眶蜂窩織炎,嚴重時可出現畏寒、發熱等全身不適。有時可形成淚囊瘺管,經久不愈,淚液長期經瘺管溢出。


 


【治療】早期可行局部熱敷,全身和局部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。炎症期切忌淚道探通或淚道沖洗,以免導致感染擴散。如炎症未能控制,膿腫形成,則應切開排膿,放置橡皮引流條,待傷口癒合,炎症完全消退後按慢性淚囊炎處理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元新眼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