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主要包括淚腺炎症和淚腺腫瘤。


 


一、淚腺炎


 


(一)急性淚腺炎(acute dacryoadenitis)


 


臨床上較少見,一般單側發病。


 


【病因】多為細菌、病毒感染所致,感染途徑可由眼瞼、結膜、眼眶或面部的化膿性炎症直接擴散,遠處化膿性病灶轉移,或來源於全身感染。流行性腮腺炎有時可合併急性淚腺炎。


 


【臨床表現】可分別或同時累及淚腺的瞼葉或眶葉,表現為眶外上方局部腫脹、疼痛,上瞼水腫呈S形彎曲變形,耳前淋巴結腫大。觸診有壓痛,結膜充血、水腫,有粘性分泌物。提起上瞼,可見淚腺腫大充血。急性淚腺炎病程通常短暫,可自行緩解,但也可形成膿腫。



【治療】根據病因和症狀治療。細菌、病毒感染,應全身應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,局部熱敷。膿腫形成時,應及時切開引流,瞼部淚腺炎可通過結膜切開,眶部淚腺化膿可通過皮膚切開排膿。


 


(二)慢性淚腺炎


 


為病程進展緩慢的一種增殖性炎症,病變多為雙側性。


 


【病因】原因較多,主要有沙眼、結核、梅毒、不明原因的肉芽腫性病變,也可為急性淚腺炎的後遺症。


 


【臨床表現】淚腺腫大,一般無疼痛,可伴有上瞼下垂。在外上眶緣下可觸及較硬的包塊,但多無壓痛,眼球可向內下偏位,向上、外看時可有複視,但眼球突出少見。有時伴有唾液腺炎症和腫脹(Mikulicz綜合征)。本病應與良性淋巴增殖性病變或惡性淋巴瘤相鑒別,通過活檢可確立診斷。


 


【治療】針對病因或原發疾病治療。


 


二、淚腺腫瘤


 


在淚腺腫瘤中,50%為炎性假瘤或淋巴樣瘤,50%為上皮來源的腫瘤,而且多起源于淚腺眶葉。在原發性上皮瘤中,50%屬於良性(多形性腺瘤),50%為惡性。在惡性淚腺腫瘤中,又有50%為囊樣腺癌,25%為惡性混合瘤,其餘25%為腺癌。



  l
.多形性腺瘤(pleomorphic adenomas) 又稱淚腺混合瘤。組織學上,淚腺混合瘤包含雙層腺管上皮,同時含有異常的基質成分如脂肪、纖維、軟骨組織等,因此稱為混合瘤(mixed tumor)” 腫瘤有完整包膜。


 


 臨床表現】多見於中年男性,一般單側受累,發病緩慢,表現為眼眶外上方相對固定的包塊。眼球受壓向內下方移位。由於腫瘤生長緩慢,病人可無複視或疼痛。觸診局部可捫及實質性包塊,無壓痛。CT掃描可清楚顯示腫瘤的大小以及淚腺窩骨質侵蝕。高齡者要考慮惡性混合瘤,生長較快,並有明顯的骨質破壞,應注意鑒別診斷。


 


【治療】手術切除。應盡可能連同包膜完整切除,包膜殘留或破裂可能導致腫瘤復發。
    


 2.淚腺囊樣腺癌 是淚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。


 


【臨床表現】好發於3040歲,女性較為多見。病程短,有明顯疼痛,眼球向前下方突出,運動障礙,常有複視和視力障礙。CT掃描可顯示骨質破壞。本病預後較差。



【治療】手術切除腫瘤。由於淚腺囊樣腺癌惡性程度高,易向周圍組織和骨質浸潤生長,腫瘤無包膜或包膜不完整,手術不易徹底清除,復發率較高,術後應作放射治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元新眼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