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路病變大致分為:視交叉、視束、外側膝狀體、視放射、視皮質的病變。偏盲型視野是視路病變的特徵,其定義是垂直正中線正切的視野缺損,包括早期某象限的缺損。偏盲分為同側偏盲及對側偏盲,對側偏盲主要是雙顳側偏盲,為視交叉病變的特徵。同側偏盲為視交叉以上的病變,雙眼視野缺損越一致,其病變部位越靠後。外側膝狀體之前的病變在其後期引起原發性視神經萎縮。


 


一、視交叉病變


 


視交叉位於蝶鞍上方,其下方為腦垂體,兩側為頸內動脈,上方為第三腦室,周圍為海綿竇,前方為大腦前動脈、前交通動脈以及鞍結節。這些周圍組織的病變均可引起視交叉損害。


 


【病因】引起視交叉最常見的病變為腦垂體腫瘤,其次為鞍結節腦膜瘤、顱咽管瘤、前交通動脈瘤;有時偶可因第三腦室腫瘤或腦積水、視交叉蛛網膜炎或視交叉神經膠質瘤,引起視交叉損害。


 


【臨床表現】視交叉病變為雙顳側偏盲。然而並非一開始就是典型的雙眼顳側偏盲,其視野改變是從象限不完整的缺損開始。發生在視交叉下方的腦垂體腫瘤,首先壓迫視交叉鼻下纖維,引起顳上象限視野缺損,隨後出現顳下、鼻下、鼻上象限視野缺損。大多數腦垂體腫瘤患者因視力減退而就診於眼科。


 


來自視交叉上方的腫瘤,如鞍結節腦膜瘤、顱咽管瘤、第三腦室腫瘤等,因自上而下的壓迫視交叉,其視野損害的順序則不同。因此,在病程早期仔細分析視野,有助於區別鞍上或鞍下的病變。


 


腦垂體腫瘤除引起視交叉症候群(視力障礙、視野缺損及原發性視神經萎縮)外,還可伴有肥胖、性功能減退、男子無須、陽痿,女性月經失調等內分泌障礙的表現。第三腦室腫瘤所致的視交叉病變,多伴有頭痛、嘔吐、視盤水腫等顱壓增高的表現。顱咽管瘤除顱內高壓征外,X線檢查還可見腫瘤部位的鈣化斑。


 


【治療】積極治療原發疾病。腦垂體腫瘤壓迫視交叉所致的視力、視野損害,經手術切除腫瘤後,其視功能可有很大恢復。而第三腦室腫瘤等伴有顱內高壓者,若視盤水腫後發生繼發性視神經萎縮,其視力預後多不佳。


 



     
二、視交叉以上的視路病變


 


(一)視束病變 多為鄰近組織的腫瘤、血管病變或脫髓鞘性疾病所致的損害。表現為病變對側的、雙眼同側偏盲。例如,左側視束病變引起左眼鼻側、右眼顳側視野缺損。

由於視束中交叉及不交叉的神經纖維在兩側排列不十分對稱,因此雙眼視野缺損可不一致。由於瞳孔纖維在視束中伴行,視束病變可表現Wernicke偏盲性瞳孔強直,即裂隙光照射視網膜偏盲側,不引起瞳孔收縮。視束病變晚期還可引起下行性視神經萎縮。


 


(二)外側膝狀體病變 外側膝狀體病變極為少見。其視野缺損也表現為病變對側、雙眼同側偏盲,但雙眼視野缺損較為對稱。由於伴行視神經纖維的瞳孔纖維在進入外側膝狀體之前已離開視束,因而沒有Wernicke偏盲性瞳孔強直。外側膝狀體病變晚期也可引起下行性視神經萎縮。


 


(三)視放射病變 其損害的特點是:一致性的雙眼同側偏盲;有黃斑回避,在偏盲視野內的中央注視區,保留3o以上的視覺功能區;有顳側半月形視野缺損;無視神經萎縮及Wernicke偏盲性瞳孔強直;可伴有相應的大腦損害症狀,如失讀、視覺性認識不能。


 


(四)枕葉病變 枕葉病變以血管病、腦外傷多見,而腦膿腫及腦腫瘤較少見。其損害特點是:雙眼一致性同側偏盲;伴有黃斑回避(圖);無視神經萎縮及Wernicke偏盲性瞳孔強直;一般不伴有其他神經症狀。


 


(五)皮質盲(cortical blindness)為外側膝狀體以上兩側性損害,包括枕葉和視放射兩側的病變。其臨床特徵為:雙眼全盲;瞳孔光反應完好;眼底正常,VEP檢查異常。


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元新眼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